汽车安全系统分类: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包括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含有ABS、ESP等电子设备,被动安全系统包括了车体吸能结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目前为止,主动安全系统前沿技术已发展到预碰撞安全系统,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主动刹车系统。
据国外媒体相关报道,驾驶员对于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持怀疑态度,最新研究表明,先进的安全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
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对从2013年到2017年在道路上生产的20种汽车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总共包含车辆数量达到370万,研究人员同时比较了美国10个州的冲突数据,总结出来了各种安全系统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如果带有碰撞警报功能的,追尾事故的发生率可以降低了46%。在变道事故方面,研究发现带有侧方盲区预警功能的车道变更警示系统,能够减少26%的碰撞事故。同样,带有车道偏离警报功能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能够将与车辆偏离车道相关的事故减少20%。
在测试实验中发现了车辆前照灯的重要性,研究发现,高强度气体放电前照灯在夜间可以将车辆与行人、自行车和动物的碰撞概率减少21%。
自动刹车系统设计的初衷是在没有发生事故之前,使用自动安全系统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当自动系统预测到危险,它会经过多种预防性制动躲避或减少伤害风险。系统通过雷达波监测到障碍物和车辆,自动刹车系统会自动发力,缩短驾驶员制动时间,安装过自动躲避功能的车辆将通过调整方向盘来改变行驶轨迹躲避障碍物,假如障碍物距离较近,该系统会紧急刹停将不需要驾驶员操作。
优点: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动车对行人的伤害,避免由于注意力分散而导致的追尾事故,高速行驶时可以主动降低车速,相应地降低行驶危险和事故损失。
缺点:由于技术屏障及技术成本问题,主动刹车系统所配备的硬件或者说量产装车的产品普遍存在光学感知元件局限性,在恶劣天气环境下探测能力大幅减弱,所以在启动该功能时要确保与使用环境相适宜,方能起到更好效果。